她,23岁,大学生。
10多天来,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场,想找份月薪1000多元的对口工作。
为找工作,迷过路,淋过雨,工作依然没着落,她急得大哭打电话回家抱怨。
现在,她给自己下了最后“通牒”,再找不到合适的,就去当仓管,一月七八百管吃管住也行。
她,34岁,农村妇女,曾在深圳一家工厂当过三年焊接工。
从老家来郑州找工作的第二天,就有两家公司向她伸出“橄榄枝”。
其中一家,办四金一险,班车接送,月薪1800元,她仍有点不太满意。
大学生 一月七八百元,仓管也能接受
给自己下最后“通牒”
3月5日,天阴沉沉的,有点冷。
23岁的颖慧没吃早饭,直接去了省人才交流中心。
她记不清,这是年后参加的第几场招聘会。从大年初九到郑州,十多天了,她一直在赶场。
眼看身上的钱越来越少,她快撑不住了,给自己下了最后“通牒”。“这是最后一场,再找不到合适的,就去当仓库管理员。”
她是学化学制药的,曾在郑州一家药厂的化验室待过,她希望还干本行。
两个小时逛下来,她只找到几家药厂,没化验员岗位,其他的她没多大兴趣。就这样,她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也落了空。
“先干仓管吧,先解决吃住问题。”颖慧在网上也投了简历,有家公司通知她去面试。
一月七八百元,管吃住就行,她决定先找个地儿。
人才市场不存在“用工荒”
说起十多天的找工作经历,颖慧感触颇多。
刚过完年,她还在老家待着时,看到电视上说“用工荒”。家人觉得,这是个好时机,催着她赶快出来找工作。
刚到郑州时,她兴致勃勃,从一个场跑到另一个场,连续跑了三四天仍无着落。她发觉,电视上说的“用工荒”,似乎并不存在。
这一点,从招聘会现场排起的长队和大厅里涌动的人流就能感知到。
“给家里打电话,我忍不住哭了。”颖慧说,有次去东区面试,她迷了方向,走了一身汗,后来感冒。
颖慧有些不平衡,上三年学花了不少钱,还不如在外打工的表姐。颖慧的表姐初中毕业后去南方服装厂打工,虽然加班辛苦点,现在每月2000多块钱。
应聘酒店服务员被朋友“鄙视”
日子一天天过去,颖慧开始变得现实。
她去应聘其他岗位,期间还碰到过一家农药厂招化验员。化验员是她心仪的岗位,工资1800,但应聘者中有几个是本科生,有工作经验。投过简历后,颖慧迟迟没等来消息。
随后,她应聘了一家房产公司,卖二手房。由于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,她担心养不活自己,主动放弃了。
相比起来,她觉得去酒店当服务员更有保障些 ,虽工资低,但包吃住。她去东风路上一家酒店应聘顺利通过。
当颖慧将好消息告诉同学朋友时,却遭到了鄙视。“你能不能有点出息。”好友的耻笑让她再次改变了主意。
“应届生连投简历的机会都没”
和颖慧这样的专科生一样,本科生也不乐观。
李敏,是河南财经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。3月5日,她也去了省人才交流中心。
全场近百家招聘单位,招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就两家,其中一家还要求有经验。
“刚开始,那家公司说不要应届生,我给他们沟通了半天,终于接我的简历。”李敏说。
在招聘会上,记者还碰到了一位瘦瘦高高的女孩小刘和她同学。
小刘也去那家招国际经贸的公司应聘了,但她没李敏幸运,“人家连个投简历的机会都不给”。“应届生,我们不要。”小刘说,她还没开口就被泼了冷水。
“一个月千把块钱还可以”
李敏和小刘都想找个对口的工作,“学了四年,还是该找个专业对口的干,不然大学白上了”。
她觉得,目前找工作的难题是,企业多要求应聘者有经验。“刚毕业哪有经验,再说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。”这位女孩很无奈。
“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学生,工作都有着落了。”小刘说,不少人专业不对口。
从现场看,招聘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多在1000元左右。
“千把块钱还行,能接受。”多位应届大学生表示,是否签合同买三金可忽略不计。
高级技工 一上午两家单位向她伸“橄榄枝”
她5分钟内得到面试通知
时隔一天,3月6日,郑州人力资源市场。
一位从周口老家来打工的妇女,找工作却是另一番情景。
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,34岁的张芸趴在桌上填登记表。她应聘的是一家机械自动化公司的焊接工,月薪1300~1800元。这个岗位,她在深圳打工时干过。
工资不低,办四金一险,有班车接送……条件诱人,应聘者络绎不绝。张芸不说话,将表格填完就递了上去。
负责招聘的一位男士,正打探一名大学生的情况。看到递上去的简历,他猛抬头看了眼张芸。张芸穿着银灰色棉袄,有些腼腆。男士核实了她的姓名后,递给她一张单子,让她在规定时间去面试。从填表到通知面试,前后不到5分钟。
张芸说,1800元的工资她不是很满意。而当天上午,还有一家公司也相中了她。
大学生:费尽口舌未能获得面试机会
看着这位妇女轻松得到了面试机会,大学生薛卫觉得不可思议。
他,今年24岁,毕业于省内的一所大专,自动化方面的专业。
他很自信地递上简历,应聘调试员职位。他自我介绍,主攻的正是所招专业,也曾多次进行实践,学习能力很强。
薛卫向招聘人员咨询工资待遇、休假安排等,足足说了10分钟。招聘人员打断他说,刚开始不要太计较待遇,要学会团队合作等。
薛卫连连点头称是,最后,负责招聘的人摇着凳子说,“留份简历回去等通知吧”。
薛卫没想到,在PK中会败给了一位沉默寡言的妇女。
负责招聘的人说,选张芸因为她有多年焊工经验,而大学生多没经验。
为孩子放弃南方选择郑州
和张芸一起找工作的,还有她老公王华(化名)。
他们老家在周口,原来俩人一直在深圳打工。
“孩子长大了,教育比挣钱更重要。”王华说,春节时他们决定就近找工作。
他家有俩孩子,小的已5岁,大的上小学。
“郑州到周口,车票也就50块钱,一天就能赶个来回。”王华说,想孩子就能回去看看。
而在深圳打工,每年就一星期假,来回路上都要花两三天。
招聘会前一天,他俩从老家来到郑州。
招聘会当天,就有俩公司有意向,只是工资比深圳那边低点。有家公司相中了王华,但工资比他预期的低,他觉得2500元是底线。
“老板说,工资还可以再谈。”王华的底气源于他丰富的经验。10年前,他技校毕业就出去混了,当过司机,当过焊工,经验丰富。
一天只能招到1/3的岗位
张芸应聘的那家公司,岗位多属技术型。
除焊接工外,还招装配工、线扎工、调试员等。
据介绍,这次5类技术工计划招60多人,来应聘的人不少,但符合条件的不多。
“今天能招到1/3的岗位就不错了。”负责人说,大学生缺技能。
比如,焊接工打算招7人,但一上午面试了几十个人,只相中了俩。
这种情况,其他行业也存在,比如高级保姆,一月1800元但仍难招到人。
张芸没受过高等教育,她感觉,之所以能受到这家公司的青睐,是因为有门技能。
有技在身,夫妻俩找工作都有底气。
厚厚的荣誉证书抵不过一门手艺
王华说,他给自己的期限是,10天。
在一个地儿超过10天,还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就转移。
在王华看来,找工作并不太难。
和刚毕业的大学生“PK”,王华对自己有信心。他回忆说,在大连打工时,曾陪着老板去招过人。看着大学生递上来厚厚的荣誉证书,他很羡慕,但老板更看重技术和能力。有些大学生,因不适应公司的发展被淘汰,而技术型人才则被留下。
尽管如此,王华依然羡慕,羡慕厚厚的证书。“那是敲门砖。”在他眼里,有学历才更有身份。“还是要让孩子上大学,将来不能走我们的老路。”王华说。
|